興櫃股后盈正豫順飆漲傳奇 |
| |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1187 期 作者:曾如瑩 | |
|
|
|
|
|
▲陳友安:「我可以選擇結束部門,這是最聰明的辦法,但是我卻選擇最笨的路。」 |
一個是尾大不掉的不賺錢部門,一個只是代理國外產品的三十人小公司,兩者結合居然打造出興櫃股后--盈正豫順。
太陽能族群,成了近期台股熱力四射的產業,興櫃更有一檔神秘的個股,沾上太陽能題材,股價從六十元起漲,四個月之內,股價大漲五八○%,這期間的漲幅堪稱國內上市櫃公司裡的第一。
八月十六日,股價突破四百元大關,站上興櫃股后的位子。
這家神秘公司叫做盈正豫順,以八月十六日收盤價計算,市值已逾一百六十億元,盈正董事長陳友安、總經理許文身價合計超過四十億元。
一路將盈正供上興櫃股后位置的,就是今年第二季,占了盈正營收近四七%的太陽能電力轉換器(PV inverter)。簡單說,太陽能電力轉換器就是將太陽能電力,轉換成一般電力供家庭使用,同時,還能將剩餘的電力賣給電廠,等於是太陽能電池模組裡的心臟,將全身的血液輸送到需要的地方。
毛利驚人 是龍頭茂迪的近三倍
更驚人的是,盈正的太陽能轉換器毛利近四○%,這個數字,等於是國內太陽能電池龍頭茂迪毛利率的二‧八倍。
根據專業機構Solarbuzz統計,今年太陽能市場將達一五(GW),較去年成長一○二%,除了德國外,義、法、日、美,今年都有太陽能補助政策,美國更是一個從無到有的市場,美國太陽能市場在未來五年將以十倍速成長,每一年將新增一百萬個太陽能屋頂,每一個屋頂都需要一套太陽能轉換器。
搭上全球政府補助太陽能產業的商機,盈正豫順成為台灣太陽能轉換器出貨量最大的廠商。根據法人保守估算,今年盈正每股盈餘上看二十五元,明年具備挑戰三十元實力。
就是因為這個題材,讓盈正的股價一路飆升。然而,在十二年前,這卻是一家瀕臨倒閉的公司。
時間回到二○○○年,從事無塵室工程的漢唐集成上市,客戶多為竹科大廠如台積電、聯電等,股價在掛牌後,直衝上八○元。
但當時漢唐有一個負責UPS(不斷電系統)產品的部門,卻是當時漢唐營運上的大麻煩。
盈正董事長陳友安接受《商業周刊》獨家專訪回憶,「UPS部門營收不到公司十分之一,但是人員卻占公司三分之一以上,」不賺錢又尾大不掉,在公司是「非主流」,照這樣下去只會是一個養不大會夭折的孩子。
當時,陳友安是漢唐總經理,面對這樣的困境,他做出一個驚人的決定:卸下漢唐總經理的棒子,將UPS部門獨立出來成立豫順電子,由他自己擔任董事長,接手這個燙手山芋。
「我可以選擇結束部門,這是最聰明的辦法,但是我卻選擇最笨的路。」陳友安說,看著一百多名員工,每一位都是他當漢唐總經理時聘過來的,人數又這麼多,於是決定下海接下重擔。
一分割出來,盈正面對的是飛瑞、台達電營收上百億元的大鯨魚,當時豫順營收不過兩億,「我們出來是像小螞蟻一樣……,唉!很痛苦的。」陳友安坦承心態必須調整,在漢唐時,他是經手上億元工程案,現在一個UPS賣幾百塊美金,很像「沿門托缽去賣小東西」。
苦有製造能力卻無突破性技術,當時市場上的UPS業者少說三十家,都在搶低階生意,陳友安認為一定得往中高階技術開發,直到一次意外的會面,開啟的新局。
合併求生 技術和製造互補才獲利
當時在做UPS代理的盈正公司老闆許文,透過朋友介紹,原本要帶一筆生意,給陳友安,但第一次見面時,陳友安談的不是一筆生意,反倒是合併。
盈正公司雖是代理商,卻有不少研發人員,但卻沒有量產能力,豫順空有產能,卻缺少研發UPS的能力。陳友安看中盈正與豫順的互補之處,雙方談了兩小時後,一拍即合,成立盈正豫順。
二○○五年,盈正剛跨入太陽能的市場,碰上第一波太陽能多頭,但當時政府鼓勵的是設立電廠,獲利的大都是做電廠生意的太陽能電池模組業者,茂迪、益通的股價輪流飆破千元價位,締造出台股的太陽能傳奇。
陳友安苦笑說,「當時我們冒不出頭,因為用不到我們的東西。」
過去在UPS產業的經驗,讓陳友安思索出,在大潮流上要思考要站哪個位置,「電廠生意哪輪得到你?就跟UPS一樣,大廠早就切進入。」盈正豫順決定反向操作,選擇家用市場必備的太陽能電力轉換器。
當太陽能電池大廠忙著作電廠生意,無暇顧及家用產品市場時,正好是盈正紮馬步的時間。「我能做的就是準備好自己,等時間到來。」
太陽能電力轉換器要克服兩項技術:安全連接電網,和提高轉換率。這都必須突破國外專利封鎖,剛開始研發團隊拆開外商的產品一看,設下重重的專利陷阱。
光是繞過外商專利就花了三年,又花了一年多送認證,要拒絕賺快錢的誘惑不易,當同業,在太陽能電池大好,宣稱要買產線做太陽能電池時,就輕易的讓股價往上飆。
陳友安卻持續投入研發,四年下來,這個產品帶給公司的營收幾乎是零,即便如此,他還是每年撥營收四%作研發,「我做的事很簡單就是keep投資,沒營收還是持續投資。」
通過認證後,接到第一張訂單來自西班牙,最後還是以賠錢收場。那只有幾十台,但是和一般市電並聯時一直出問題,還派工程師出差維修,倒賠咧!「不過也學到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
太陽能在二○○八下半年開始泡沫化,上游原材料多晶矽,由一公斤五百美元走跌到六十美元,益通的股價也由過去的高點近千元,滑落到現在不到五十元,投資人一看到太陽能三個字就怕,絲毫都沒有動搖陳友安的決心。
陳友安說,「那只是洗牌,反倒是他拚成本越低,對我越好,」太陽能模組成本占最大的就是電池,價格下降用的人反倒多。
二○○九年海嘯過後,機會來了,太陽能模組在模組價格開始每年下跌二○%到三○%,歐洲買家為了降低成本,開始尋求亞洲的製造商,在台灣拿下所有歐洲國家認證,且有出貨經驗就是盈正豫順,苦等五年,終於讓陳友安等到打入市場的機會。
九月掛牌 將成太陽能產業新指標
一位上市不斷電系統業者觀察,一般太陽能電力轉換器(PV inverter)的轉換效率約在九二%到九五%之間,但盈正可以做到九六%。
但為了這一%,在主要零件價格上的成本,需要多付出十倍的代價。一般可能覺得轉換效率九五%就夠用了,但陳友安卻更早想到下一步。「現在來看,他的技術應該是領先別人一年的。」這位不斷電系統業者認為。
德勝安聯基金經理人鍾兆陽指出,海嘯後政府政策轉向補助一般家庭用市場,需求量突然大增,國際大廠產能不足,讓盈正豫順有機會切入,他估算到明年為止都是一個賣方市場。就算是德國政府補助要降低一六%,模組價格會持續下降更多,估算模組今年還會往下砍二○%。
隨著盈正股價不斷創新高價,台股市場裡具備生產太陽能電力轉換器題材的公司,從科風、達方、均豪等也一個接一個冒出來,形成了一個太陽能產業的新族群。
九月九日,盈正掛牌後,將成為太陽能族群的新指標。
過去十二年來,盈正豫順從瀕臨倒閉邊緣,到如今在太陽能電力轉換器大豐收,機會財的來臨,讓陳友安反倒有身在高處的危機感,當同業將資源重壓在太陽能時,他已開始把大軍抽回到UPS,太陽能產品只由總經理負責。「生意太好跑,反倒會慣壞員工,」陳友安說,為了逃脫一代拳王的股王股后宿命,他正思考下一步棋。
- 小辭典_太陽能電力轉換器(PV Inverter) [ 隱藏 ]
- 太陽能模組中用於連接太陽能電力和市電,可將太陽能電力由直流電轉為市用的交流電,將電力賣回電廠或者給使用者自用,重要性有如太陽能模組裡的心臟。
- 小檔案_盈正豫順 [ 隱藏 ]
-
成立:民國87年 股本:4.06億元 董事長:陳友安 產品組合:47%太陽能inverter,32%不斷電系統
|
yuan job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