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十加三
ASEAN+3 (東協加三、東協 + 中日韓、東協十加三、 10+3 )是指,經濟、文化等方面聯系緊密的 中國 、 日本 、 韓國 以及 東南亞國協 共同組成的合作機制的簡稱。
概況
東亞 國家間的地域合作以 1997年 亞洲金融風暴 為契機,在1997 年的東協峰會中,中日韓首腦被邀請與會。主要的有峰會和外長會議。該合作機制在1999 年被確定 [1] 。最近,由於 東亞峰會 的舉辦,有評論認為東協加三的作用正在被減弱,然而現在的 東亞峰會 僅處於萌芽階段,其並不能代替東協加三。
東協十加三的 清邁會議精神 ( Chiang Mai Initiative )被認為是促進東亞地區金融穩定的基礎 [2] ,而這種穩定性的缺乏正是導致1997 年亞洲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
2005 年 12月 ,已有17 個領域的48 個協議體。
2005年 在 馬來西亞 的 吉隆坡 被進行了的第9 次東協加三峰會,會上明確了以 東亞共同體 為中心議題的 吉隆坡宣言 。
設想通貨
亞洲通貨單位 ( Asian Currency Unit (ACU) )被提議成一個東協加三地區貨幣的加權平均,並且有以此為基礎的 亞元 的構想。其構想受到了來自已被歐元取代的 歐洲貨幣單位 的啟發。ACU 的提議是為了穩定該地區的金融市場。它不是真實的貨幣,而是一籃子東亞通貨的加權值(以GDP 、貿易規模等指標加權),用以作為衡量該地區貨幣(幣值)變動的基準 [3] [4] [5] 。
亞洲開發銀行 正在審視和評估亞洲通貨單位的相關事務。其原定於 2006 年 3 月 發布關於亞元評估的公告 [6] 。由於外部原因此番公告被推遲,而該項評估仍然在進行中 [7] 。一個評判小組討論於2007 年2 月引述了阻礙亞元發展的技術上和政治上的障礙 [8]
東協加盟國 汶萊 柬埔寨 印度尼西亞 寮國 馬來西亞 緬甸 菲律賓 新加坡 泰國 越南
非東協加盟國: 中國 日本 韓國
東協加三迫在眉梢 , 影響台灣產業競爭力
分類: 未分類資料夾
2009/06/04 17:03
年起「東協加三」的自由貿易區即將成形,而後陸續實施區域內的關稅優惠保障,屆時台灣企業將遭遇高關稅障礙,將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台灣當從根本提升產業競爭力,主動進行產業分工與研發創新,避免台灣被邊緣化,消失於世界舞台。
近日一篇《華盛頓郵報》文章,引發了兩岸洽簽「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 CECA )的爭論。爭論的起源就在於「東協加三」(東協十國加上中國大陸、日本、南韓等三國)的自由貿易區即將成形,從明年起就會陸續實施區域內的關稅優惠保障,屆時台灣企業在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市場,將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而以出口為主力的台灣經濟,更將面臨多重艱巨挑戰。
◎ 全球人口最多自由貿易區區域內優惠關稅
「東南亞國家協會」( ASEAN : Association of South East Asian Nations ,簡稱「東協」)於 1967 年 8 月 8 日 在曼谷成立,當時是為了防止共產主義蔓延,由新加坡、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汶萊、越南、寮國、緬甸與柬埔寨,組成東協十國。 1992 年東協高峰會議中,印尼提出了「東協自由貿易區」( AFTA )的構想,並決議自 1993 年起實施區域內共同有效優惠關稅( CEPT ),計畫在 15 年內逐步將關稅全面降低至 0% 至 5% ,達成設立自由貿易區的目標。
受到歐洲聯盟與北美自由貿易區的競爭壓力, 1999 年東協宣布要進一步推動區域的整合( IAI ),決議要進行經濟發展等多領域的東亞合作,希望由相對較為開發的國家來協助開發較慢的國家,以強化東亞區域的競爭力。這時,中國大陸、日本及南韓等三國也表態支持 IAI ,並擴大與東協的貿易及投資合作,「東協加三」隱然成形。 在亞洲金融風暴發生後,東協於 2000 年簽署了「清邁倡議」,這項協定被比喻為「國際貨幣基金( IMF )亞洲版」,會員國決議從各國的外匯存底,提撥約 800 億美元額度,設立有如共同基金的機制,用來協助遭遇短期流動性問題或貨幣匯率異常波動的會員國。今年為了因應全球金融海嘯帶來的衝擊,清邁倡議總額可能再提高至 1,2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4 兆 1,770 億元)。在這筆額度中,東協十國將平均分配其中 20% 額度,其他 80% 則由中國大陸、日本、南韓來出資,可見這三國之舉足輕重。 在區域經濟整合的風潮下,東協逐漸形成一個東亞經濟共同體,除了加速進行自由貿易區 (AFTA) 的整合外,同時也以多重管道方式,與鄰近國家締結自由貿易協定( FTA ):目前東協已與中國大陸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預訂於 2010 年成立東協與中國大陸的自由貿易區( ACFTA ),即所謂的「東協加一」,這將是全球人口最多的自由貿易區,估計將廢除超過 1,000 億美元的關稅。東協也已與韓國簽訂「經濟合作架構協定」,於 2010 年前撤銷 90% 商品關稅。至 2012 年,日本、南韓也將加入成為「東協加三」。
◎ 東協加三迫在眉梢 企業界高喊救命
「東協加三」為何對台灣迫在眉梢,甚至引發六大工商團體的聯合請命?只要看看近日企業界的高聲疾呼就可一窺究竟。 20 年來從未開過記者會的台灣區塑膠原料公會, 2 月 17 日 首次召開記者會向政府「喊救命」!身兼塑料公會理事長的台灣化學纖維總經理洪福源開宗明義表示,台灣的石化、塑膠、紡纖、機械等重要外銷產業,正遭遇百年來最嚴重的一次風暴!今年底將是「生死存亡關鍵時刻」!他形容「現在已經住進加護病房,只有靠政府救援才有機會重回普通病房,否則台灣外銷產業可能就要進入太平間了!」 「東協加三」的效應究竟有多嚴重?台灣的經濟成長率( GDP )有三分之二靠外銷( 2007 年台灣出口額占 GDP 已達 64.11% ),而東協加三的自由貿易區成形後,占台灣 GDP 近七成的外銷產業將因為競爭力大降,出現大崩落。屆時等於把三分之二的外銷市場將拱手讓人,這對台灣將是絕對性的致命一擊!一旦沒有外銷市場,台灣經濟重摔程度將遠超過全球任何一國。 據經濟部工業局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進行亞太經濟整合對台灣產業發展之影響評估,「東協加三」估計將造成台灣實質 GDP 下降 0.98% ,貿易條件惡化 1.14% ,各產業生產總金額減少 69.7 億美元,以紡織業減少 19.5 億美元最多,其次是塑化業減少 9.4 億美元、電子業減少 7.1 億美元。出口總金額將減少 23.6 億美元,以紡織業減少 14.6 億美元最嚴重,其次是電子業減少 6.3 億美元。調查指出,除非台灣生產的產品有不可被取代的特性,否則帶來的傷害程度將無法避免。尤其台灣與南韓在第三地競爭激烈,對電子產業的衝擊不可輕忽。估計東協加三將使國內就業需求減少 11.4 萬人,約占該產業國內就業需求的十分之一。
◎ 東協自貿區效應 嚴重影響台灣產業
「東協加三」的自貿區一形成,台灣廠商將遭遇高關稅障礙,在東協協議區內的貨物將陸續降為「零關稅」,而協議區外的貨物,將被課與 6.5% 至 14.9% 不等的進口關稅,相當不利於台灣業者,更嚴重影響廠商的營運及生存。連經濟部長尹啟銘也坦承,「台灣經貿將面臨生死存亡關頭!」 根據經濟部分析,受到東亞區域整合衝擊的產業,首推石化、機械、汽車、紡織及零組件產品等,首波競爭壓力將來自新加坡與泰國。一旦台商在中國大陸市場被他國取代,因而退出當地市場,未來要再重返當地將相當困難。 台灣的石化原料業、塑化原料業、紡織業等,每年出口到中國大陸的產量與產值都非常高。而這些產業本來利潤就低,光是關稅差異就能造成廠商相當大的成本壓力。台灣區成衣製衣公會理事長蔡昭倫就表示,紡織業現在接單,還得替買主揹財務風險,待東協加三成立後,台灣產品的競爭力光是支付中國大陸和東南亞的關稅就已消耗殆盡。 根據塑料公會資料顯示,塑化原料去年總產值 4,707 億元,外銷比重約七成二,外銷至中國的金額達 2,330 億元,占石化業出口比重達六成九,對以外銷為命脈的產業是最重要市場!今年起中國大陸對 6 個東協國家塑化原料及產品的進口關稅,就已從 6.5% 降為 5% ,東協加三啟動後關稅更低,進口關稅稅率在 10% 以下項目,將全部降至零;但台灣相同的產品卻仍會被課與 6.5% 高關稅,競爭力明顯被削弱。 以同一產品為例,台灣出口到東協加三國家將課以 5.5% 關稅、加上傾銷稅 3% ,就要多 8.5% 的稅金,若以每噸 1,000 美元來算,報價就相差 85 美元,完全喪失競爭力,對石化產業龐大的上下游廠商勢必造成嚴重影響,最後只會迫使業者全部移轉往中國大陸,更造成台灣產業空洞化,並將重創台灣就業市場。
◎ 區域經濟整合 使台灣優勢式微
區域經濟整合對產業影響究竟有多大?九十年代,台灣每年向美國進口一百多萬噸的 SM ,加工成 PS ,運往中國大陸,再由中國大陸製成塑膠製品銷往美國。但在東協區域貿易成形後,不僅改變了亞洲各國的產業合作形態,連美國、歐盟的訂單流入亞洲的比例也大幅減少;以往台灣距離中國大陸較近的地利優勢,也將逐漸式微。 台灣的泛石化產業,從煉油、塑化、塑膠、下游石化、紡纖、橡膠等, 2007 年產值約四兆元,占製造業生產總額 30% ,未來只要少了 1 兆,國內將會有很多廠商都要關門。聯成化學科技總經理柯衣紹指出,目前台灣石化產業與高峰期相較,產值已經掉了 50% 以上。未來若問題無法解決,台灣石化產值將再掉三成,很多公司都得倒閉。而國內約有 50 萬人靠此產業生存,以平均每家 4 口人計,將牽動 200 多萬人,約台灣十分之一人口。若再加上其他產業的擴散效果,影響之大恐將牽動台灣 GDP 三成以上,更將造成相當大的失業潮,後果不堪設想。 而在台灣企業眼中,「東協加三」或「東協加一」等於將形成「第三個中國」!因為由中國主導與東協十國形成的東亞經濟實體,未來還將納入日本、韓國成為一個低關稅、自由化的經濟實體。而台灣被隔離在這個大自由貿易區之外,既享受不到任何關稅上的優惠,加上台灣進入 WTO 之後,本來就面臨幾乎全面的開放性競爭,台灣處於相當不利的地位,無異於被「邊緣化」! 產業界早已看到這一問題,根據 3 年前人力銀行調查顯示,約有 41.42% 的中高階主管認為將形成亞洲共同體(即「亞盟」), 30.74% 受訪者認為將形成「全球最大單一貿易市場」, 10.36% 認為將可與歐盟相抗衡。面對中國大陸推動亞洲經濟實體, 51.28% 的主管憂心台灣遭到邊緣化, 25% 的受訪者認為台灣將遭到嚴重衝擊。因此有 41.49% 受訪者呼籲「融入東協加三組織」, 32.51% 認為台灣應全面全球化, 9.91% 呼籲推動雙邊貿易、各個擊破, 12.69% 建議調整西進策略。
◎ 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合 避免被「邊緣化」
如何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是台灣維繫經濟發展的命脈!本來 WTO 多邊貿易談判是台灣心繫的希望之一,因為可在全球化架構下與 WTO 會員共同推動貿易自由化,但這條路目前已陷入僵局,多次談判皆宣告破裂。而 2004 年 APEC 會議曾提出「亞太自由貿易區」( FTAAP )的概念,將各國都納入關稅優惠的範圍內,可說是最能解決台灣被「邊緣化」危機的方案,但截至今日仍未成熟,對台灣仍屬緩不濟急。 所以,兩岸經貿正常化,將是避免台灣被「邊緣化」的關鍵。近期六大工商團體也建請政府,除了積極尋求與台灣主要貿易夥伴洽簽 FTA 機會外,也應與中國大陸就兩岸互免關稅的議題優先協商,並可參考東協做法,儘速與對岸簽署 CECA 。 儘管兩岸簽不簽 CECA 還是未定數,但研擬中的 CECA 草案,是希望以「東協加一」的模式為範本,先與中國大陸方面簽訂 CECA 框架性協定,然後再以「早期收割」(提早降稅)方式,針對雙方關切的產品項目,漸進式談判互免關稅。
◎ 提升產業競爭力 才是根本之道
近年已經有不少台商在全球佈局時,考慮到「東協加三」將帶來的效應,提早到東南亞一帶如越南、緬甸與柬埔寨等國,進行投資布局;台灣也已與越南簽署「台越貿易協定」等協議,有助於台商拓展東協據點並開拓越南市場。 當然,在全球化市場上,無論是否簽署 FTA 或 CECA ,產業本身的競爭力才是角逐市場的重要因素。假如產業的競爭力不夠強,即使台灣與他國簽署了 FTA ,非但無法進入對方市場,反而會使本身市場門戶洞開,因此,提升產業競爭力才是根本之道;企業也必須主動進行產業分工與研發創新,以充分利用東協加三後所帶來好處。
yuan job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留言列表